社群 Community Info 新聞 評測 博客 Computex 活動 論壇 返回 2023-06-30 19:44:04 勿要望“鏡”生畏 醫生:早篩早查 腸道早獲益 中新網黑龍江新聞5月29日電(高軍震 周芷含)腸道既是鏡人體的消化器官也是免疫器官,更被稱為“第二大腦”,勿望保護腸道這一健康課題越發醒目、生畏重要。醫生益盡管如此,早篩早查早獲仍有一些不易被察覺的腸道風險會對腸道健康造成威脅,因此,鏡定期進行胃腸鏡檢查十分必要,勿望及早篩查隱匿風險,生畏能更好的醫生益保護腸道健康。 今年47歲的早篩早查早獲張先生,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出現過消化不良、腸道一吃刺激性食物就出現腹瀉的鏡情況,張先生也曾被家人勸說過接受胃腸鏡檢查進行系統治療,勿望但由于害怕疼痛,生畏便一直抗拒。最近一段時間張先生的癥狀加劇,前來哈爾濱市第五醫院消化內科就醫。根據張先生自述的情況并配合檢驗結果,醫生建議張先生進行胃腸鏡檢查,但張先生還是顧慮頗多。消化內科醫生時雯琳為患者詳細介紹無痛胃腸鏡的前期評估、檢查過程等相關事項后,患者終于安心接受檢查。 在腸鏡檢查下見乙狀結腸有一長蒂息肉,大小約2cm*4cm。病理提示結腸絨毛狀管狀腺瘤,伴局部高級別上皮內瘤變,診斷張先生為結腸早癌。后期經由手術治療,患者康復出院。 時雯琳醫生介紹,大多數結腸癌演變自結腸息肉,而結腸息肉早期是沒有癥狀的,部分患者可能會出現慢性腹瀉、腹痛的癥狀,卻并未引起重視,在無意中放任結腸息肉的生長,最終發展為早癌,甚至是癌。雖然結腸息肉的隱匿性較高,但能在腸鏡下暴露無遺,這也說明胃腸鏡檢查的重要性,及早發現、及早診治才能降低癌變等風險,令腸道獲益。 雖然越來越多的患者會積極進行胃腸鏡檢查,但也仍有部分人群望“鏡”生畏,因此延誤病情,疾病變得難治難逆轉的也大有人在。哈爾濱市第五醫院消化內科主任周群表示,胃腸鏡的選擇分為普通與無痛兩種。麻醉風險因人而異,有的人可能出現血壓下降、嗆咳、惡心、嘔吐的不良反應,因此在患者選擇無痛胃腸鏡后,會經歷檢查前的“必要項”,由專業麻醉醫師對患者根據過敏史、既往病史、現病史等多方面進行麻醉風險評估,只有評定患者耐受無痛胃腸鏡后才會開始檢查。另外,本身患有消化道疾病、腸胃功能較差的人群更應積極就醫,與專業醫師溝通過后再決定是否行胃腸鏡檢查,莫要直接回避檢查。 無痛胃腸鏡通常不會影響當天的工作。主任周群提示,一般來說,無痛胃腸鏡檢查結束5~10分鐘后即可蘇醒,對患者的智力、記憶力無明顯影響,也不會留有后遺癥。因此,除了從事駕駛、工程機械操作、精細工種、高空作業等工作外,上午結束的無痛胃腸鏡,對于下午和晚上的會議類、辦公室類工作并不會有明顯影響。 5月29日是世界腸道健康日,及早保護腸道、預防疾病發生比及早篩查、及早治療更為重要。在飲食方面,采取合理的飲食結構,多素少肉,增加膳食纖維、粗糧、蔬果,少吃腌制、熏烤、油炸類食物。每日補充足量水分,每日飲水約1500-2000毫升,遵循少量、多次、小口慢飲,要喝開水,不和生水;蔬菜瓜果盡量在流動的清水清洗后,剝皮使用,海鮮盡量也要煮熟蒸透。 在生活中,洗手是最重要的個體預防措施,建議采取標準的“七步洗手法”,每個吸收步驟時間不低于15秒,整個吸收過程在2分鐘左右。烹飪時,生熟食品的菜板、刀具要分開,避免混用,無法分開的話,一定要用清水清洗后再用。養成良好排便習慣,定時如廁,每次時間最好控制在10分鐘以內。做好環境衛生,及時清理生活垃圾,避免蚊蟲、蟑螂等會攜帶腸道病原體的媒介。勞逸結合,保證睡眠,注意休息,注重個人情緒,放松心情,適量運動。睡眠不足、焦躁、壓抑等不良情緒都會給胃腸道增加負擔。定期體檢,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完) 分享至: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