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 Community Info 新聞 評測 博客 Computex 活動 論壇 返回 2023-06-30 16:18:04 “雜技”工長挑大梁 中新網黑龍江新聞5月18日電(汪希健)5月17日,雜技迎著初春的工長晨光,梁國臣帶領著工區10名橋隧工兄弟,雜技走在林密線98公里鐵道線的工長路肩上。到達橋頭后,雜技進行了簡要的工長分工和安全提示后,他們便開始了一天的雜技橋梁維修工作。 梁國臣是工長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雞西工務段雞西路橋車間雞西橋隧養修二工區工長,中等身材,雜技不茍言笑,工長大家都叫他“大梁”。雜技長年的工長風吹日曬,讓47歲的雜技他看起來比實際年齡更老成沉穩一些,從橋隧工、工長班長、雜技工長,一路走來,19年的橋隧維修經歷,讓他成為這個段支撐鐵路橋涵安全的“大梁”。 在老舊橋涵設備整修上“挑大梁” 梁國臣負責密東線、林密線73座橋、247座涵的維修保養任務。工區管轄中有33座老舊橋涵設備,有的建于上世紀60年代,存在脫節、梁體風化等病害,設備的整修難度可想而知。 這可難不倒梁國臣,他的高招特多。經現場多方調查分析對比,他組織職工制作撐管設備,將涵洞脫節部位漲圈固定后,打發泡劑、環氧膠泥封面的方法,解決了100余處涵洞脫節漏砟、灌漿困難的問題,維修效率提升了30%。 他還通過調配水泥砂漿比例的方法,解決了30余處涵洞風化脫皮問題。在林密線78公里涵洞和恒山線10公里橋梁病害整治中,他通過采用環氧膠泥替代砂漿,進行破損墻面修補、橋梁護錐裂縫整治,讓維修質量得到了明顯提升。 多年來,他組織職工整修橋涵設備1500座次,每月橋隧設備優良率達到90%,老舊橋劣化率降低0.5%、涵降低2%。 在關鍵作業中“挑大梁” 有人問起梁國臣的專業特長是啥?他不好意思笑著撓撓頭說:“我是地地道道的‘雜技’工長,這兩年什么都干,什么都學了一點?!?/p> 原來普速線路橋涵多為老舊設備,維修遇到的各類問題駁雜,難度非常大。為了解決起來順手,他每接觸一樣活兒都主動上手學、上手干。通過這些年來的積累,讓他既掌握了瓦工、木工、電工、油漆工等工作技能,又能熟練操作電焊、熔接等技術。 去年夏修,工區在密東線5公里處橋梁作業時,負責修補翼墻的瓦工被安排了另一項工作,梁國臣就成了臨時瓦工。整座橋的維修中,抺灰、勾縫等工作都是他完成的。保證了這座橋的維修質量,像這樣的臨時任務,他每年都要有30余次。 梁國臣不但善于解決問題,更善于總結分析原因。在給橋除銹涂裝作業中,以往都是除銹后用油漆直接涂裝,可是效果不理想。結合歷年的經驗,他通過調整配比,采取按比例稀釋的方法,消除了涂裝后流掛、不均勻問題,降低了起皮裂紋脫漆的問題。 在維修創新上“挑大梁” 在擔當橋梁工長崗位的9年來,梁國臣對于管內的每一座橋、每一座涵,都能輕松說明建造年限、設備的基本結構,甚至哪座墩臺、出口出現過的病害他都能對答如流。 橋涵限高架維修工作,作業難度大,安全風險高。于是,梁國臣便動起了小心思,動手搞起了小發明。他把原有腳手架改造成拼裝式二層加裝防護欄的作業架,也可調節為單層使用,使用便利可以隨時拆卸。 經現場試用,職工高空作業空間增加,安全可靠,而且同等條件下作業時間縮短了一半。他帶領職工研制的橋梁人行道板檢查門鎖閉裝置等近30項小革新、日常維修小技巧,讓這個不起眼的橋隧養修班組成為耀眼的明星班組。(完) 分享至: 上一頁 下一頁